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Logo
欢迎进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站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行分析
运行分析
2012年1-6月全国耐火材料工业生产运行情况及下半年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
2012/9/26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徐殿利 孙鹤菲

2012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关键之年,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欧债危机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呈平稳减速态势,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与国内通胀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企业面临着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融资环境恶化、外部市场需求下降等多方面的挑战。受整个宏观形势的影响,耐火材料行业运行陷入了比较困难的局面。


一、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整体运行情况

今年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各月走势见下图。

 

1、重工业增速回落幅度大于轻工业,二季度轻工业增速回落幅度加快。

上半年,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1.1%,增速同比回落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1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1.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3%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3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1亿元,同比下降2.2%,降幅比1-5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6月当月实现利润4682亿元,同比下降1.7%

              

 

4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7.71亿元,同比增长16.4%。产成品资金占用2.90亿元,同比增长12.9%

51-6月,工业投资6.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

61-6月,完成工业品出口交货值5.0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

二、20121-6月耐材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1、耐火材料生产情况

1-6月,同口径比较全国耐材产量1178.8万吨,同比降低10.45%。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745.07万吨,同比降低8.03%;保温隔热耐火制品27.83万吨,同比降低6.90%;不定形耐火制品405.90万吨,同比降低14.79%。主要品种产量见下图。

 

耐材主要生产省(市)产量情况见下图。

 

2、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情况

上半年,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总额17.3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03%。其中出口贸易16.21亿美元,同比降低1.44%;进口贸易额1.13亿美元,同比降低10.07%

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总量265.71万吨,同比增长7.46%。其中耐火原料出口量160.53万吨,同比增长3.59%;耐火制品出口量105.18万吨,同比增长13.95%

耐火原料出口量及贸易额走势见下图。

 

耐火制品出口量及贸易额各月走势见下图。

 

1)主要耐火原料出口情况

电熔镁砂和烧结镁砂出口量分别为15.2834.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8%27.9%各月出口量走势见下图。

 

耐火铝粘土,棕刚玉和白刚玉出口量分别为31.7127.317.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6%-17.77%8.47%。各月出口量走势见下图。

 

石墨和碳化硅出口量分别为5.087.21万吨,同比分别降低17.93%34.63%。各月出口量走势见下图。

 

2)耐火制品出口情况

碱性耐火制品出口量55.62万吨,同比增长9.1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72个百分点。各月走势见下图。

 

铝硅质耐火制品出口量39.55万吨,同比增长22.29%,增幅比上年同期高5.20个百分点。各月走势见下图。

 

其他耐火制品出口量10.01万吨,同比增长11.2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5.42个百分点。各月走势见下图。

 

3、生产及出口运行特点

1)耐材产量明显下降

1~6月,同口径比较全国耐材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37.5万吨,同比降低10.45%。特别是镁质烧成耐火制品,镁炭、铝镁炭耐火制品和不定形耐火制品下降幅度较大,同比分别降低21.65%13.73%14.79%

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的企业合同不饱满,资金紧张停窑吃库存(大石桥、海城共有79条隧道窑,目前停17条);二是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减弱,基建用耐火材料需求量减少所致。

2)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由于通胀压力表现出来的劳动力、土地、能源和资源等要素价格长期化上涨趋势,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增长。今年以来,除了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外,耐火原料及燃料、动力价格的上涨已成为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上半年主要原料综合平均价格仍有上涨趋势。其中:中档镁砂涨幅4~6%,高纯镁砂涨幅7~26%,电熔镁砂涨幅3~4%,(但含炭制品用石墨价格下降幅度较大),铝硅系原料价格相对稳定,加之企业财务费用的高幅上涨,使企业成本持续上升。同时,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的市场无序竞争和下游行业压低采购价格(如钢包整体承包采购价,部分钢铁企业不同程度的同比降低3~8%),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小,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3)耐火原料出口价格持续下滑。

耐火原料出口价格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的下行趋势持续下滑,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同比降低20.77%。在海关查询的主要耐火原料出口品种中,除石墨和棕刚玉出口平均价格同比分别增长7.5%3.23%外,其他主要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碳化硅、烧结镁砂、电熔镁砂和轻烧镁出口平均价格分别同比降低28.47%20. 1%13.91%10.75%1~6月石墨出口平均价格虽有所上涨,但从2月份开始呈大幅下行趋势。

4)耐火制品出口量和出口价格稳步增长。

     1~6月,耐火制品出口量和出口综合平均价格分别增长13.95%8.46%。其中,碱性耐火制品和铝硅质耐火制品出口量分别增长9.14%22.29%。出口平均价格分别上涨8.92%15.43%;但其它耐火制品出口量虽增长11.22%,但出口平均价格降低了7.9%

 

5)耐火制品进口量呈负增长,进口价格持续下降。

上半年,耐火制品进口量1.43万吨,同比降低4.77%。其中碱性制品进口量0.13万吨,同比降低45.99%;铝硅质耐火制品进口量1.05万吨,同比增长1.2%;其他耐火制品进口量0.24万吨,同比增长13.76%

耐火制品进口综合平均价格同比降低30.19%,主要是铝硅质耐火制品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0.84%所致。碱性制品和其他耐火制品进口平均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0.43%27.54%

 

三、主要下游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一)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1、中国钢铁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1-6月,全国粗钢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1.8%增速同比减缓7.8个百分点;钢材产量4.67亿吨,增长6.1%,减缓6.7个百分点。各月产量情况见下图。

 

     大型重点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前10名企业)粗钢产量情况见下图。

 

2、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情况

上半年全球62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7.67亿吨,同比增长0.9%按日均计算仅增长0.32%,扣除我国钢产量外日均产量同比下降0.5%。其中:美国增长强劲,韩国、印度有所增长,日本走出灾后下跌区间,但欧盟受债务危机影响下滑明显。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情况见下图。

 

(二)建材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上半年,水泥产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大幅回落;平板玻璃产量下降。
   
据建材工业联合会统计,上半年水泥产量10.06亿吨,同比增长4.5%,增速同比回落8.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3.68亿重量箱,同比下降5.4%(去年同期增长13.1%)。

(三)有色金属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上半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769万吨,同比增长6.7%。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为292万吨和951万吨,分别增长10.3%9.7%;氧化铝产量1908万吨,增长9.7%

四、主要下游行业运行特点

1、钢铁行业

上半年,钢铁行业是在市场需求疲软,成本持续上升,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渡过的,行业运行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1)粗钢产量小幅增长,日产水品又创新高

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8%。其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同比降低0.1%,非会员企业同比增长12.9%

       会员单位以外钢铁企业生产增速情况对比表    (单位:万吨)

 

上半年,全国平均日产粗钢196.26万吨。其中4月和6月突破200万吨/日,达201.9万吨/日和200.7万吨/日,又到历史新高。

20121-6月粗钢日产水平

 

2)钢材出口有较快增长

上半年出口钢材折合粗钢2899万吨,进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759万吨,上半年折合净出口粗钢2140万吨,同比增长25.6%,对缓解国内市场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钢材价格波动下行,同比大幅回落,钢材库存处于较高水平。

受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弱和产能不断释放的影响,钢材价格同比大幅回落,库存处于较高水平。

2011-20126月粗钢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

 

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76,比去年年底下降5.92点,降幅为4.91%,比去年同期下降19.31点,降幅达14.43%

国际市场CRU综合价格指数变化情况

     国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4月呈小幅上升走势,5月份以后明显回落。

钢铁社会库存变化情况

钢铁企业库存变化情况

4)实现利润大幅下降,钢铁主业处于亏损状态。

据钢协统计,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3.85亿元,同比减少545.49亿元,减幅为95.81%。亏损企业亏损额142.48亿元,亏损面达到33.75%,销售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06%,降到仅有的0.13%。如果扣除投资收益,钢铁主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大中型钢铁企业月度利润变化情况

今年1.2月实现利润出现亏损,3月实现月度扭亏,45月份略有盈利,6月再次亏损。总体实现利润大大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实现利润前10名企业情况

10名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5)企业面临融资成本高,资金紧张的双重压力。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效益下滑,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处于偏紧状态,加之财务费用的不断提高(钢协会员企业上半年财务费用支出同比上升了37%),特别是货款回笼中的现金比例偏低,造成企业资金紧张。

6)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虽增速下降,但继续增长。

上半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911亿元,虽增速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但仍同比增长12.05%。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投资仅630亿元,同比增长22.8%。而黑色冶炼及压延投资2281亿元(占累计投资总额的78.36%),同比增长9.4%,增速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7)受市场需求影响,全球粗钢产量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

1-6月,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同比增长0.9%,如扣除中国大陆粗钢产量,其它国家粗钢产量合计4.10亿吨,同比仅增长0.049%

2、水泥价格呈下降趋势,实现利润大幅下滑。

6月份水泥价格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8.6%1~6月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22.8亿元,同比下降51.4%。同时,水泥产销率96.3%,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970万吨,同比增长15.1%

3、玻璃行业产量下降,出现全行业亏损。

上半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同比下降5.4%,平板玻璃制造业亏损4.9亿元,同比下降118.5%。同时企业库存明显增加,达4475万重量箱,同比增长26.1%

4、有色金属行业运行相对稳定,增速减缓趋势明显。

上半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长6.7%,减缓3.1个百分点。主要品种中除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9.7%,增速加快4.1个百分点,锌产量下降6.2%外,其它品种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缓。其中:铜产量增长10.3%,减缓3.6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8.9%,减缓16.1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增长9.7%,减缓8.1个百分点。

铜、氧化铝进口量增长,进口价格下降。

上半年,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250万吨,增长47%;进口均价8396美元/吨,同比下降11.9%。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61.4万吨,增长33.3%,进口均价3939美元/吨,同比下降18.5%。进口氧化铝247万吨,增长1.4倍,进口均价364美元/吨,同比下降10.4%

1~5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11.7%。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269亿元,增长3.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19.3%

五、下半年耐材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仍然很多,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加大,并将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据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和国际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左右。从国内情况看,全年GDP增速将降至7.5%左右,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耐材及主要下游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减弱,生产经营将更加困难。
      1
、主要下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将导致其行业高成本,低价格和低利润率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特别是钢铁和玻璃行业。
   
目前,钢铁产能过剩和钢材市场价格低迷是全球性的。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全球62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20125月份钢产量1.31亿吨,同比增长0.7%,产能利用率为79.6%。中国钢铁协会按照9亿吨以上产能测算。按5月份粗钢日产水平,产能利用率也不足80%

2011年底,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对28个省市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全国268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中,停产和冷修的生产线达52条,占总产能的15.05%
     
目前,在产的生产线216条,在建或已建成的生产线达60余条,其中19条已具备了点火条件。产能仍在继续增加。 上半年已出现全行业亏损,生产经营十分困难。
     
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市场的无序竞争,产品价格难以拉升,加之原燃材料,动力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大幅度缩小,甚至出现亏损,这种现象短期内难以缓解。
     2
、耐材行业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市场无序竞争更为突出。
   
1)耐火材料产能早已由结构性过剩转变为全面过剩,产品低价竞销,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在短期内靠行业自律难以扭转。
     
最近对镁质耐火原料和烧成耐火制品、镁碳砖(含铝镁碳、镁铝碳转)及连铸用三大件、滑板的产能做了不完全统计,其结果显示为:
     
烧结镁砂产能1100万吨/年,是2011年全国烧结镁砂产量的2.23倍;电熔镁砂产能360万吨/年,是2011年全国电熔镁砂产量的2.10倍。
     
烧成耐火制品调查了山东省、营口市、海城市、新密市、巩义市、阳泉郊区和中钢洛耐公司、山西西小坪等几个大厂,共有隧道窑1127条,梭式窑649座,产能2513多万吨,是2011年全国致密定型耐火制品产量的1.42倍。
     
含碳耐火制品(镁碳、铝镁碳和镁铝碳转)产能360万吨/年(二班生产),是2011年全国含碳耐火制品产量的1.21倍。
     
连铸用三大件和滑板查到了各31家生产企业, ,产能分别为1821万吨。产能大大高于市场需求。导致了板坯连铸侵入式水口从原12万元/吨左右,降到目前的4万元/吨左右;方坯连铸侵入式水口从原6~7万元/吨,降到目前3.5万元/吨左右;塞棒从原3.0万元/吨左右,降到目前1.3万元/吨左右;长水口从原4.5万元/吨左右,降到目前的1.8万元/吨左右;铝锆碳滑板从原3.5万元/吨左右,降到目前的1.8万元/吨左右;铝碳滑板从原1.8万元/吨左右,降到目前的1.1万元/吨左右。
   
2)下游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的效益下滑,将使耐材企业的货款回收更加困难。财务费用大幅上升,流动资金异常紧张。
     
综上所述,耐材行业目前面临的市场需求萎缩,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势必导致市场无序竞争,竞相杀价的窘境;上游产品涨价,下游行业压价的残酷现实,又使得利润空间无限缩小;再加上资金回笼困难,财务费用增加,使耐火材料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

3、面对困难,耐材企业应坚定信心,理性对待,积极迎接挑战。
   
1)坚定不移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严格控制耐材生产总量。
      
耐材产品产能严重过剩,在目前形势下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一定要坚持市场导向,严格控制生产总量,坚决实行以销定产。

2)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和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目前,国内耐火材料产品无论在产量或品种质量等方面,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钢铁和其它高温工业的生产和发展需要。目前耐火制品进口量只占国内耐火材料需求总量的0.03%以下。因此,对耐火材料产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扩大生产能力应严格控制。

 3)自觉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杜绝低价竟销。
   
耐材企业应该在产品价格不低于生产经营成本的前提下与下游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真诚合作,共同渡过困难时期。由于近年来原燃材料价格高幅上涨,已使耐材生产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大幅度缩小,有的品种早已出现亏损。因此,耐材企业必须坚持以下经营原则。
      
产品价格低于生产制造成本坚决不生产,不出售。保持耐材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在非常时期特别要加强行业自律,杜绝竞相杀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耐材市场秩序和环境。
      
没有合同坚决不生产。宁可减产、限产也必须严格控制企业的合理库存量,以缓解生产流动资金。
      
不给钱坚决不发货。坚持诚信经营,千万防止形成新的“三角债”。同时要加大货款回收力度,降低经营风险。
   
4)增强成本意识,强化成本管理,最大限度的控制产品制造成本扩大利润空间。严格控制企业财务、管理和销售三项费用。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按过紧日子的要求,精打细算,严格管理,千方百计的减少各项费用支出,尽最大努力把生产制造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
   
5)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主动的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特别是大型重点企业,要抓住机遇,通过竞争采取兼并、控股等方式联合重组,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竞争能力的提高。
   
6)增强忧患意识,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对策,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各耐材企业要围绕“控产量、稳市场、保运行、谋发展”的目标,积极主动跟踪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中国耐材协会将继续安排专人专门收集、整理国内、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等信息。特别是下游行业的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和耐火材料进出口贸易等信息资料。定期向会员单位提供宏观经济形势,耐材及下游行业生产运行情况简要分析等相关信息,以情况通报的形式印发给全体会员单位,为企业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六、对行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1、吸取近年来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行业协会,各位领导和专家,应正确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决不能产生“误导”的现象。

2000年以来,是我国各行业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包括耐火材料行业。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教训是深刻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产能过剩问题。

1)钢铁工业

调整产品结构,长材→板材— 长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盲目上马。如武钢的曲项硅钢→鞍钢,宝钢—8万元/t2万元/t

2)耐材行业更为严重

一个行业产品产能过剩最明显的标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行业内企业间无序竞争,竞相杀价;二是下游行业持续压低采购价格,无端拖欠货款,我们耐材行业早已存在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有领导、专家及协会的同志讲,我们的普通产品比例高,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低,企业应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功能性耐火制品等等,我们应冷静的思考一下:

高端品种比例大是不是一个合理的结构,从需求的角度看,高端品种比例大,并不能说明产品结构一定合理。

怎样的结构才叫合理?

应该是下游行业对产品和品种的需求结构,才是合理结构,绝不是高端品种越多越合理。如果我们“三大件”产品占总量的1%,就是30万吨/年,远远高于市场需求。这样的结构合理吗?

目前,哪个品种是高端产品?哪个又是高技术含量产品?几乎所有品种都过剩,大家都能干,还算是高技术含量和高端产品吗?

我认为,同类产品相比,看谁的产品质量好、成本低、市场占有率高。在目前情况下,只要有利润就是好产品,哪怕是粘土砖也是如此。如濮耐股份的透气砖,洛耐公司的玻璃窑硅砖等。

目前,哪个品种是高附加值的产品?由于产能过剩导致的市场秩序混乱,竞相杀价,所有品种的利润空间都不大。如板坯连铸侵入式水口,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等。

如哪家企业现在想生产透气砖,无论在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特别是市场份额等方面需要多长时间能达到濮耐的水平;如想生产“三大件”,需要多长时间能达到“南方”的水平;如想生产滑板,需要多长时间能达到“卫辉”、“伯马”和“时创”的水平。因此一定要慎重。

2、几点建议

1)引导和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高生产集中度和整体竞争能力。

①差距:

a.2011年,中国耐材产量占全球的69%,但销售收入前10名的企业中没有中国企业。

b.PRE统计,2011年中国对欧洲的出口量占欧洲进口总量的61%,但出口额仅占41%。低20个百分点。2011年欧洲耐材产量600万吨,年营业额46亿欧元,综合平均价格6000/吨以上,而我们的价格只有4000/吨左右。

②近年来,企业联合重组有进展,如濮耐股份、青花集团、瑞泰科技、利尔股份等。

大宗产品,互补性较强的企业,应通过联合重组把企业规模做大。而由于耐材品种较多,有些中小企业应把自己的产品做精。

③提高生产集中度主要靠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宏观调控,制定政策。淘汰工艺装备落后,环保不达标,能耗高的落后企业。工信部对耐材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近年来组织了两个调研报告,目前正在制定促进耐火原材料工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和耐火原材料行业准入标准。

二是在市场经济逐步规范的过程中自行淘汰。

2)耐材品种的发展重点

①重点研发含铬的替代产品

a.大背景:环保部名录,工信部的管理办法。

b.瑞泰、鲁中等企业→水泥窑;营口青花、浙江金磊等企业→AOD炉,洛耐公司、上虞自立等企业→RH炉试验

②洁净钢冶炼用低碳、无碳产品。

含碳→污染钢水,扩大镁钙系产品在钢铁工业的应用→对钢水有净化作用。

③通过工艺改造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④搞好废旧耐火材料的应用研究。

3)延伸产业链、发展非耐产品。

2011年,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中,非钢产业利润已达到49%,接近一半是非钢产业利润。

②耐材企业也有所发展,大石桥有二家企业是营口银行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利润丰厚。新密振东公司已向新型建材产业发展。

因此,我们的生产企业应该结合本企业和本地区的实际,在做好耐火材料主业的同时,向其它行业延伸、发展、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使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