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Logo
欢迎进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站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刊《行业动态》2021年第12期(总第20期)
2021/7/30


来源:点击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订阅

图片


《行业动态》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永全
副主任委员:柴俊兰、魏雨宝、张小会
顾 问:徐殿利
委员兼特约通讯员(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胡卫平、黄耀锋、贾全利、孔凡茂、李肇喜、王国书、王磊、王沈鹏、夏溦、姚令春、尤延辉、张佳磊、赵义、周俊杰、周瑞忠
主 编:柴俊兰
副主编:魏雨宝、张小会
编 辑:彭婷、王艳茹、张艳利
本期目录
一、本期特稿
1、2021年上半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运行简况通报
二、行业和时政要闻

2、工信部公示符合耐火材料行业规范条件生产线名单(第三批)

3、中央财政将累计安排10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4、耐火材料行业18家企业入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5、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号召——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再做新贡献

6、国资委: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稳步推进央企绿色转型

7、发改委:提高库存释放先进产能,煤炭保供再加码

8、商务部:推动进口多元化,构建大宗商品稳定外贸渠道

9、人民日报:助力双碳目标 推进绿色发展—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开张”

10、钢铁项目建设要进行碳排放环评!先从河北、浙江、山东、重庆试点

三、会员动态

11、瑞泰科技2021年上半年净利增长612.51%

12、武汉科技大学举办第四届国际耐火材料研究生论坛

13、山东民烨耐火纤维有限公司举办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

四、标准、科技成果与专利

14、北京利尔集团三项成果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15、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明一种碳化硅陶瓷复合制品的制备方法

16、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一种无碳钢包工作衬用刚玉尖晶石质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17、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一种防止钢包永久层夹钢的不烧镁钙碳砖及制备方法
五、统计数据

18、大宗耐火原料近期价格

19、1-6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增长2.34倍

20、2021年6月全球粗钢产量及上半年回顾

21、土耳其钢厂1-5月份废钢进口量远高去年

22、印度将加大废钢资源回收与利用

23、上半年中国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4.22%!

六、展会

24、2021 年第九届上海国际耐火材料展览会暨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通知



一、本期特稿


1、2021年上半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运行简况通报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一是产量略有增长。据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1-6月全国耐火材料制品产量1292.18万吨,同比增长4.29%;其中致密定形耐火制品710.46万吨,同比增长3.64%;保温隔热耐火制品35.01万吨,同比增长12.6%;不定形耐火制品552.32万吨,同比增长5.72%。 

二是行业信心持续恢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全国粗钢产量5.63亿吨、同比增长11.80%;钢材产量6.98亿吨,增长13.90%。钢铁行业的产品销售利润率约为6.56%,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1.47亿吨,同比增长14.1%,增速较上年同期为下降4.8%;较2019年上半年增长约8.6%,两年平均增长约4.2%;有色金属行业需求也在增长,电解铝上半年累计产量增长10.1%,达到1694万吨。总体上讲下游行业需求较为强劲,从而推动耐火材料需求旺盛。部分优势耐火材料企业合同订单饱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行业信心持续恢复。

三是耐火原料价格相对稳定或上涨。耐材之窗网大宗原料价格数据显示,2021 年 7月,大宗原料价格指数 183.69,环比增长 2.47%,同比增长 14.68%。上半年,山西铝矾土熟料价格高位稳定运行,孝义85铁皮竖窑矾土熟料出厂不含税价1950元/吨。国内棕刚玉、白刚玉市场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棕刚玉四段砂主流出厂含税价格4600-4700元/吨,白刚玉四段砂出厂含税价格在4100-4300元/吨,烧结刚玉企业局部提价,但价格区间维持在4300-4500元/吨。辽宁普通电熔镁砂(MgO≥95.5%,块料)出厂含税价格2800-2900元/吨。辽宁重烧镁砂(MgO≥90%,块料)主流价格1300-1350元/吨,中档镁砂(MgO≥94.5%,块料)主流价格2550-2600元/吨,高纯镁砂(MgO≥96.5%,块料)2800-3100元/吨。镁砂因供应充足,价格承压。

四是主要耐火制品出口同比增长。据海关统计数据,1-6月全国耐火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总额21.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9%。其中出口贸易额20.02亿美元,同比增长33.36%。全国耐火原材料出口总量347.99万吨,同比增长24.22%。其中耐火制品出口量85.90万吨,同比增长16.43%。出口价格方面,碱性制品和铝硅质制品出口平均出口价格总体平稳。

五是重点耐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良好。协会通过对72家重点耐火材料企业经营情况调研显示,耐火材料产量700.67万吨(含部分耐火原料)同比增长17.91%;销售收入309.43亿元,同比增长13.89%;平均利润率6.94%,高于2020年上半年的利润率5.68%水平,但比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低0.17个百分点。

2021年上半年,重点企业中亏损企业10家,亏损面13.89%。6月末,重点企业应收账款总额166.76亿元,同比增长0.41%。应收账款上升的企业41家,上升面56.94%。其中上升20%以上的企业13家,上升面18.06%。更严重的是有5家生产企业应收账款同比上升50%以上,耐火材料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财务成本上升。

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将在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八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进行详细说明。完)


二、行业和时政要闻

2、工信部公示符合耐火材料行业规范条件生产线名单(第三批)

7月20日,国家工信部网站公布了符合平板玻璃、玻璃纤维、耐火材料行业规范条件生产线名单,耐火材料行业共包括33家耐火材料生产单位在内的61条耐火材料生产线,具体内容如下:

按照《建材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工信部原〔2017〕278号)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第三批耐火材料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工作。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初步确定了61条合格生产线名单。

现将拟公告的符合规范条件的生产线名单予以公示,请社会各界监督。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公示时间:2021年7月20日至2021年8月3日。联系方式:010-68205562,010-68205579(传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国家工信部

3、中央财政将累计安排10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7月27日上午,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主题为“专精特新 成就未来”。在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线致辞。刘鹤在致辞中提到,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耐火材料行业湖南湘钢瑞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晶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诺明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唐山首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鞍山浦项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图片
来源:国家工信部

5、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号召——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再做新贡献

7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钢协”)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在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成功召开。来自国家部委、钢铁行业企事业单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们汇聚一堂,回顾“十三五”以来钢铁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总结2021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形势,研判未来,擘画钢铁工业未来之发展。会议号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中国钢铁工业要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加快推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满怀信心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启航再出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做新贡献!大会由钢协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主持。

图片

图为大会现场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到会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发表视频讲话。钢协2020年轮值会长、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作工作报告。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作会费收支情况报告。钢协2021年新任轮值会长、中国宝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通过现场视频连线发表讲话。

钢协副会长张功焰、高祥明、曹志强、侯军、魏栓师、李利剑、丁立国、张志祥、钱刚、李新创、骆铁军,钢协党委副书记姜维、纪委书记陈洪飞,鞍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戴志浩,河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兰玉,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侯安贵出席本次会议。

钢协六届三次理事会议同期召开。经理事投票选举,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维,中国五矿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石磊,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三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黎立璋,陕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海峰当选为钢协副会长。

图片

图为大会主席台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6、国资委: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稳步推进央企绿色转

2021年7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了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彭华岗就央企目前在碳市场的建设方面做的工作以及下一步国资委推动央企绿色转型方面的规划进行了阐述,其中,他表示,从中央企业角度来说,主要还是要稳步推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要积极参与全国的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国资委推动央企绿色转型方面,他表示,指导中央企业严格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水能,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推动氢能的“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
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7、发改委:提高库存释放先进产能,煤炭保供再加码

近日,多地用电负荷接连创下新高,电厂用煤需求大增,令动力煤供应进一步吃紧。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期出台了限期提高库存、加快释放先进产能等保供稳价措施,通过短期与长期保障措施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煤炭供应能力。

煤炭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短期保障措施主要针对近期电煤库存低、货源紧张等情况。有关部门已要求大型发电集团限期提升电厂存煤水平,绝不允许出现缺煤停机的情况。相关发电企业已被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将电煤库存提升至7天以上。

有电厂人士表示,即使不考虑价格,当前部分中小电厂也不一定能买到煤。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准备投放规模超1000万吨的煤炭,主要分布在数十个储煤基地和港口,能根据需要随时投放市场。下一步,还将根据供需形势变化,分批次组织煤炭储备资源有序投向市场,保障煤炭稳定供应。

此外,为了减少阶段性缺煤发生频率,让煤炭供应和价格长期保持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还接连发布了新增煤炭先进产能和增强储备能力等长期保障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19日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通过在建煤矿投产、在产煤矿产能核增、煤矿智能化改造扩产、煤矿产能衰减接续项目达产等方式,合计新增优质先进产能逾1.4亿吨/年。下半年还将新增优质产能近1.1亿吨/年。

与此同时,国家正在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目标是形成相当于年煤炭消费量15%、约6亿吨的煤炭储备能力。其中,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不少于2亿吨,其余4亿吨是企业库存,通过最低最高库存制度进行调节。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编制办公室最新报告认为,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发力,主产地煤矿先进产能释放速度加快,开工率提升。预计后期主产地先进产能将继续加速释放,煤炭市场供应将有效增加。进口煤到港量明显增加,通关顺畅,补充作用明显增强。

有煤炭行业研究员表示,从目前的产地生产、港口运营情况看,预计到8月煤炭供应有明显好转,届时价格也将随之稳定。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8、商务部:推动进口多元化,构建大宗商品稳定外贸渠道

近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物流不畅、汇率波动较大、用工成本上升等困难“四碰头”,导致外贸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挤压,部分外贸企业“有单不想接”“增产不增利”,中小外贸企业受影响更大。商务部对此高度重视。

原材料价格上涨方面,分析表明价格的国际传导是主要原因,国内外需求的快速增加又进一步加剧价格上涨势头,这给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都带来很大压力。我们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推动进口多元化,构建大宗商品稳定外贸渠道,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出现回落。

来源:商务部


9、人民日报:助力双碳目标 推进绿色发展—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开张”

7月16日上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截至首日收盘,全国碳市场收盘价较开盘价上涨6.73%,当日累计成交量达410万吨,成交额超2亿元。中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这一全国性的市场建立前,一些地方已展开试点、探索经验。同时,多地也在陆续制定具体目标、实施相关行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来源:人民日报


10、钢铁项目建设要进行碳排放环评!先从河北、浙江、山东、重庆试点

生态环境部7月27日印发《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提出将在河北、吉林、浙江、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地,在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除上述重点行业外,试点地区还可根据本地碳排放源构成特点,结合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径安排,同步开展其他碳排放强度高的行业试点。

《通知》要求,在2021年12月底前,试点地区发布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研究制定建设项目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基本建立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机制。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探索形成建设项目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管控评价技术方法,打通污染源与碳排放管理统筹融合路径,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来源:商务部

图片

三、会员动态

11、瑞泰科技2021年上半年净利增长612.51%

2021年上半年,瑞泰科技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扎实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2,343,464,201.1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3%;实现营业利润7,811.19万元,同比增长90.79%,利润总额7,889.35万元,同比增长7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8.54万元,同比增长612.51%。

收入和利润双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钢铁板块和玻璃板块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其中:钢铁板块在稳定内部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本期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22.54%;玻璃板块在稳定日用玻璃市场的同时加大光伏玻璃市场开发,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95.29%。

来源:瑞泰科技


12、武汉科技大学举办第四届国际耐火材料研究生论坛

7月12-13日,第四届国际耐火材料研究生论坛在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钢铁楼举行,来自中国、奥地利、德国、俄罗斯、法国、印度、伊朗、巴西、波兰、韩国10个国家31所高校及科研所的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云端探讨耐火材料行业最新进展。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肖巧玲主持。

本次论坛由武汉科技大学与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共同主办,论坛主席及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李亚伟教授,Harald Harmuth教授、Christos G. Aneziris教授担任。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吕勇教授、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顾华志教授以及湖北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科技外交官张一妍也参加了活动。

来自奥地利莱奥本矿业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25名研究生作研究工作报告。内容涉及耐火材料领域的二次资源利用、材料制备、新方法和新手段等,反映了目前上述各国高校耐火材料研究动向。

 本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已成为各国间研究生培养与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本领域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活动,是我校正在申请培育的教育部“一带一路”耐火材料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会议分别得到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平台建设项目和湖北省先进耐火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支持。

图片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


13、山东民烨耐火纤维有限公司举办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

2021年7月21日,山东民烨耐火纤维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暨内蒙古民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庆典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举行,国内耐火纤维行业的20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就耐火纤维行业的后续发展进行了沟通交流。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受邀参加此次庆典活动,秘书长柴俊兰代表协会在庆典仪式上讲话,并为新生产线开工典礼剪彩。

山东民烨耐火纤维有限公司是亚洲第二大陶瓷纤维生产基地,是国内耐火纤维行业的领军梯队,也是国内特种高温纤维的出口龙头企业。公司在上海、山西、广东、内蒙等拥有多家分公司、子公司及控股公司。此次内蒙古民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开业意味着民烨品牌又增添了新的生力军。

图片

来源:山东民烨耐火纤维有限公司


四、标准、科技成果与专利

14北京利尔集团三项成果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按照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及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耐火材料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2021年7月26日,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组织行业有关专家在北京对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特种不锈钢冶炼用超低碳氧化镁基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项目、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与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钢包用双芯透气功能元件的开发与应用”及“RH精炼炉用超低碳无铬免烧镁尖晶石砖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本次会议由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李永全主持,评价专家委员会由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林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李勇教授、首钢技术研究院首席工程师祝少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黄朝晖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黄奥教授组成,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柴俊兰、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伟、副总裁颜浩、总工程师刘丽、副总经理任林、副总经理崔庆阳参加会议。

评价会上,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伟致欢迎词,介绍了北京利尔共利共赢、卓尔不群的核心价值及创新高效、诚信和谐的企业精神,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提升北京利尔科技含量,推动中国绿色高温材料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利尔课题组人员对“三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重点介绍了研发成果的创新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成果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专家委员会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成果汇报,仔细审查了评价材料,并严谨质询了成果内容。评价专家委员会对科技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北京利尔今后持续科技创新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特种不锈钢冶炼用超低碳氧化镁基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项目研制的产品在太钢炼钢二厂南区90吨VOD钢包上平均使用寿命由8.5炉增加到20.22炉,最高达到23炉,完全能满足特种不锈钢的生产要求,实现了VOD精炼钢包运行的高效化和高质量化。与会专家一致评价该项目产品质量稳定,已实现产业化制备,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钢包用双芯透气功能元件的开发与应用”项目产品抗热震性与抗渣性能优异,并与钢包渣线寿命相匹配,适用于大中型钢包。在实现高效生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钢包维护成本,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与会专家一致评价该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成熟、技术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已经实现产业化,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RH精炼炉用超低碳无铬免烧镁尖晶石砖的开发与应用”项目产品服役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在钢水中增碳,减少了对钢水的污染和夹杂,实现了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的无铬化。与会专家一致评价该项目产品质量稳定,实现了产业化,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北京利尔集团三项科技成果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推动引领了国内外绿色高温材料的研究进展。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特种不锈钢冶炼用超低碳氧化镁基符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钢包用双芯透气功能元件的开发与应用”、“RH精炼炉用超低碳无铬免烧镁尖晶石砖的开发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图片


15、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明一种碳化硅陶瓷复合制品的制备方法

发明属于耐火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复合制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高纯碳化硅颗粒、造粒碳化硅、碳化硅微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硅粉,加入有机结合剂,充分混合均匀,采用半干法成,在保护气氛下、2200~2500 ℃烧结2~10 h。该方法实现了半干法成型,与湿法成型相比,该方法成型周期短,效率高,坯体最大尺寸可以超过350 mm,且产品微观结构均匀、各项性能优异,降低了生产成本,是重结晶碳化硅材料制备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申请号:CN202110305734.0公开(公告)号:CN112960983A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钢宁夏耐研滨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16、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一种无碳钢包工作衬用刚玉尖晶石质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碳钢包工作衬用刚玉尖晶石质修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修补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刚玉复合料30~80份、铝镁尖晶石15~45份、氧化铝微粉2~10份、纯铝酸钙水泥3~8份、增塑剂1~7份、减水剂0.1~0.3份、防爆纤维0.03~0.3份。本发明的无碳钢包工作衬用刚玉尖晶石质修补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适当的铺展性能,中高温强度高、整体性能好,抗冲刷、抗侵蚀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申请号:CN202110425269.4公开(公告)号:CN112960974A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17、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一种防止钢包永久层夹钢的不烧镁钙碳砖及制备方法

发明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钢包永久层夹钢的不烧镁钙碳砖。一种防止钢包永久层夹钢的不烧镁钙碳砖,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20?60份的镁钙砂、25?75份的镁砂、0.1?2.5份氧化锆、3?10份的石墨、3?15份的共磨粉和2?4份的结合剂。本发明通过调整不烧镁钙碳砖颗粒以及基质的中/高温膨胀性能,使制品在中/高温下的重烧线变化为正值,避免钢包周转过程中,因镁钙碳工作层温度波动较大而导致砌体出现缝隙导致永久层夹钢。(申请号:CN202110205337.6公开(公告)号:CN112939577A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五、统计数据

18、大宗耐火原料近期价格

图片


19、1-6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增长2.34倍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183.3亿元,同比增长66.9%,比2019年1—6月份增长45.5%,两年平均增长20.6%。1—6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821.1亿元,同比增长1.33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5677.3亿元,增长67.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684.8亿元,增长16.9%。1—6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扭亏为盈,1个行业持平。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3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49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34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7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14倍。

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21年6月全球粗钢产量及上半年回顾

  2021年6月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679亿吨,同比提高11.6%,环比下滑3.9%。

图片

2021年1-6月粗钢产量累计前十位的国家

图片

2021年6月各地区粗钢产量

图片

 分地区来看,全球所有地区6月份粗钢产量均同比大幅增长,其中非洲、北美、南美增幅均超过40%。

6月份,亚洲和大洋洲合计生产粗钢1.225亿吨,同比增长6.4%。其中,中国粗钢产量为9388万吨,同比增长1.5%;印度粗钢产量为94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1.4%;日本粗钢产量为810万吨,同比增长44.4%;韩国粗钢产量为600万吨,同比增长17.3%。

 欧盟27国6月份粗钢产量同比大幅增长34.7%至1320万吨。其中,最大的产钢国德国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增长38.2%。

 欧洲其他地区6月份粗钢产量为430万吨,同比增长21.0%,其中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40万吨,同比增长17.9%;北美洲粗钢产量为1000万吨,同比增长45.2%,其中美国粗钢产量为710万吨,同比增长44.4%;南美洲粗钢产量为390万吨,同比显著增长51.3%,其中巴西粗钢产量为310万吨,同比增长45.2%;独联体地区粗钢产量为890万吨,同比增长9.1%,其中俄罗斯粗钢产量估计为640万吨,同比增长11.4%;中东地区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增长9.1%,其中伊朗粗钢产量估计为250万吨,同比增长1.9%。

 2021年1-6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10.039亿吨,同比增长14.4%。其中,亚洲和大洋洲合计粗钢产量为7.37亿吨,同比增长13.8%;欧盟生产粗钢7780万吨,同比增长18.4%;北美洲粗钢产量为5870万吨,同比增长16.4%;南美洲粗钢产量为2260万吨,同比增长28.1%;独联体地区粗钢产量为5330万吨,同比增长8.7%;非洲粗钢产量为800万吨,同比增长28.0%。

来源:世界钢铁协会


21、土耳其钢厂1-5月份废钢进口量远高去年

根据土耳其国家统计局(TUIK)的最新数据,随着钢铁产量的增加,土耳其钢厂在2021年前五个月的废钢进口量达到1080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进口量810万吨。荷兰在前五个月成为土耳其最大的废钢供应商,同时土耳其从传统最大的供应商美国的进口量下降。

1-5月份,荷兰向土耳其供应151万吨废钢,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117万吨,而土耳其钢厂从美国进口的废钢总量为149万吨,同比下降10.5%。而2020年之前美国一直是土耳其最大的废钢供应国,去年的供应量为437万吨。1-5月份土耳其从英国进口废钢12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9%;从俄罗斯进口废钢90.03万吨,同比增长27.7%。

由于俄罗斯废钢出口关税新措施从7月底生效,预计将增加土耳其钢厂的投入成本,因此下半年从俄罗斯的废钢进口量可能会出现下降。6月25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签署了一项法令,将该国废钢出口关税从目前的45欧元/吨上调至70欧元/吨。


22、印度将加大废钢资源回收与利用

印度政府在其年度预算中除公布例行的税收提案之外,还公布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政策决定。印度政府在2021/22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预算中强调要建立一个适用于拆解大量报废汽车的监管框架,这让长期被忽视的印度废钢行业及以电弧炉和感应炉为主要生产工艺的钢厂如释重负。
印度政府的这一举措被视为环保人士的胜利。印度环保人士指出,道路上充斥着应该报废的汽车,这是印度主要城市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除了为运输废旧汽车运到印度全国各地设立的先进的报废汽车回收中心创造条件外,印度财政部长Nirmala Sitharaman在介绍中还表示,印度古吉拉特邦沿海城镇阿朗的世界最大拆船中心船舶回收能力约为450万吨(空载排水量),到2024年将翻一番。

23、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4.22%!

2021年上半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5.63亿吨,同比增长11.80%;生产生铁4.56亿吨,同比增长4.0%;生产钢材6.98亿吨,同比增长13.90%。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4.43亿吨,同比增长12.06%;生产生铁3.84亿吨,同比增长7.07%;生产钢材4.25亿吨,同比增长13.09%。

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生产企业用水总量466.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71%;水重复利用率98.05%,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吨钢耗新水2.36立方米,同比下降4.12%;外排废水总量同比下降8.24%,外排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总氰化物、悬浮物和石油类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6.60%、11.62%、12.05%、13.52%和11.21%。

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生产企业废气排放总量同比增长11.33%,外排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5.15%、14.89%和3.56%;吨钢二氧化硫、吨钢烟粉尘和吨钢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24.22%、18.27%和17.62%。

同期,钢渣产生量4834.25万吨,同比增长16.29%;高炉渣产生量12279.94万吨,同比增长11.19%;含铁尘泥产生量2119.23万吨,同比增长14.36%。钢渣利用率98.93%,比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高炉渣利用率99.23%,比上年同期提高0.23个百分点;含铁尘泥利用率99.85%,比上年同期提高0.05个百分点。

高炉煤气产生量5238.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80%;转炉煤气产生量407.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70%;焦炉煤气产生量243.6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04%。高炉煤气利用率97.95%,比上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转炉煤气利用率98.40%,比上年同期提高0.27个百分点;焦炉煤气利用率98.50%,与上年同期持平。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六、展会

24、2021 年第九届上海国际耐火材料展览会暨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通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1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2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3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4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5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6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7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0年第8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1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2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3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4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5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6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7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8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9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10期

中耐协《行业动态》2021年第11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