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28
点击"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订阅
一、特别报道
1、2021年主要耐火原料及制品出口去向简析
2、山西省2021年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耐材生产经营慨况
二、行业和时政要闻
3、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4、工信部: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
5、发改委针对煤炭价格再出手
6、中钢洛耐院一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
7、关于召开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八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暨耐火材料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的通知
8、关于举办耐火材料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技术、产品及装备展览会的通知
9、关于组织开展《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年鉴》 <3>编撰出版工作的通知
10、乌克兰的钢铁工业
三、会员动态
11、洛阳利尔荣获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2、瑞泰科技两成员企业入选工信部2021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13、濮耐股份通过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
四、标准 科技成果与专利
14、国标委联合17部委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
15、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明一种高骨料基质比高性能耐火浇注料的制备方法
16、浙江锦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一种有机固废热解炭化炉用复合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17、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发明一种钢包修补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五、统计数据
18、近期耐火材料大宗原料价格
19、2022年1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6.1%
1、2021年主要耐火原料及制品出口去向简析
2021年主要耐火原料及制品出口去向简析
2021年我国耐火原料及制品出口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1.24%和26.02%。其中主要耐火原料耐火铝粘土、电熔镁砂和烧结镁砂出口量同比增幅为分别为63.95%、64.10%和38.19%;碱性耐火制品、铝硅质耐火制品和其他耐火制品出口量同比增幅分别24.04%、31.04%和12.90%。
主要耐火原料和制品的出口去向:
主要耐火原料出口去向

进口我国耐火铝粘土前十国家和地区进口量85.24万吨,占我国耐火铝粘土出口总量的84.02%;电熔镁砂进口量53.48万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86.89%;烧结镁砂进口量114.13万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92.07%。特别是美国、日本、荷兰和韩国进口我国电熔镁砂、烧结镁砂和耐火铝粘土合计分别为42.75万吨、46.06万吨、56.51万吨和49.89万吨。
主要耐火制品出口去向:

进口我国碱性耐火制品前十国家和地区进口量65.01万吨,占我国碱性耐火制品出口总量的64.65%;铝硅质制品进口量49.26万吨,占我国铝硅质耐火制品出口总量的75.88%。
总体看,进口我国耐火原料及制品数量较大的主要是东南亚等我国周边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耐火制品的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2021年进口我国碱性和铝硅质耐火制品数量排在第一位,高达29.43万吨;欧美国家进口我国铝矾土熟料、电熔镁砂和烧结镁砂排名前十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口量高达104.52万吨,荷兰进口量高达56.51万吨,估计主要是欧盟国家从阿姆斯特丹港转口;特别是美国进口量42.75万吨,而进口我国耐火制品数量微乎其微。
供稿: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2、山西省2021年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耐材生产经营慨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极具挑战性的一年,我省耐火材料行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原材料价格波动、能源价格上涨、产品销价不稳定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仍取得较好成绩。
3、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更好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了基本原则。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高端材料、绿色低碳等工艺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坚持总量控制,优化产能调控政策,深化要素配置改革,严格实施产能置换,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扶优汰劣,鼓励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方面,提出要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钢铁企业清洁运输,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差别化电价政策。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企业综合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
来源:工信部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yj/art/2022/art_fc8736cbc5364d6eb19ce17eb0b0cc9c.html
4、工信部:2025年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
2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我国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其中,冶炼渣达到73%,工业副产石膏达到73%,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其中废钢铁3.2亿吨,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废纸6000万吨。
来源:工信部
5、发改委针对煤炭价格再出手
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号连发了三条消息,一个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动力煤期货市场异常交易行为排查,二个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规范煤价指数采样行为,三个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核心点还是打击扰乱市场、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高质量发展;发挥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的兜底保障作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根据最新消息,国家发改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强化市场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和抑制过度投机,坚决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动力煤期货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来源:冶金信息网
6、中钢洛耐院一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
经过申报、评审、网络答辩等程序,中钢洛耐院名誉院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红霞博士主持的项目“煤气化用绿色新型无铬耐火材料组成、结构、性能调控及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
项目通过分析确定煤气化过程与耐火材料服役相关的环境特征,开展无铬耐火材料的设计,采用多场耦合模拟气化环境的评价手段分析无铬耐火材料损毁机制,研究材料组成和制备工艺对微结构的演变规律和对关键服役性能的协同提升,探讨新型无铬耐火材料的性质对气化炉现有耐火材料炉衬体系的影响,以期突破材料设计和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为煤气化等苛刻高温应用环境下绿色耐火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自然基金委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强化基础研究多元投入,围绕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供稿:中钢洛耐院-卜相娟
7、关于召开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八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暨耐火材料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的通知
8、关于举办耐火材料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产业链技术、产品及装备展览会的通知
9、关于组织开展《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年鉴》 <3>编撰出版工作的通知
10、乌克兰的钢铁工业
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和钢铁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顿巴斯是乌克兰最大的煤田,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的铁矿储量为260亿吨。
根据乌克兰炼钢工业协会UKRFelightprom的数据,2021年乌克兰粗钢产量增长3.6%,至2140万吨;生铁产量增长3.6%,至2120万吨;轧钢产量增长3.5%,至1910万吨;钢管产量下降15%,至98万吨。
乌克兰钢铁约占欧洲钢铁进口量的十分之一,如果钢厂或出货量出现任何中断,将使欧洲大陆本已紧张的市场吃紧,并可能推动钢铁价格在去年创下纪录后保持高位。
乌克兰主要钢铁生产商包括Metinvest BV,该公司在乌克兰东部的工业中心地带设有工厂,包括在第聂伯河旁的工厂,以及在马里乌波尔的两家大型工厂。
全球第一大钢铁生产公司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 )拥有乌克兰最大的钢铁厂,位于乌克兰中部城市(Kryvyi Rih)。Ferrexpo是全球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其所有业务都在乌克兰,位于基辅东南约350公里(约220英里)处。无缝管制造商Interpipe在东部的Dnipro也有一家工厂。此外,据乌克兰港务局的数据,乌克兰约60%的海上出口黑色金属通过敖德萨、皮夫登尼、米科拉伊夫和切诺莫尔斯克等黑海港口,大约五分之一通过马里乌波尔出口。
来源:冶金信息网
11、洛阳利尔荣获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月1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21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的公告,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称号。
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旨在贯彻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洛阳利尔作为全国唯一一家荣获“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耐材企业,是继国家绿色示范工厂、环保绩效分级A级企业之后,获得的又一项“国”字号荣誉。这既是对近年来洛阳利尔不断深化智能化建设工作的肯定,也为企业未来智能化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近年来,洛阳利尔通过建立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MS(能源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国内首条高温材料全线DCS控制的智能化无人生产线。对标评选条件,在项目要求的52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中,洛阳利尔智能制造生产线可以达到33个;其中,在智能仓储、污染源管理与环境监测、精益生产管理、智能在线检测、能耗数据监测、精准配送和精准作业派工等作业场景极具特色和优势,智能化水平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下一步,洛阳利尔将积极响应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的要求,深度聚焦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进一步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流程,实现行业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场景集成和业务流程再造,发挥智能制造示范的带动作用,促进和提高行业智能制造整体水平。
供稿:洛阳利尔——白娜利、毛晓刚
12、瑞泰科技两成员企业入选工信部2021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2月18日,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全国共有110家企业、241个场景入选,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泰马钢”)和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瑞泰”)申报的“质量精准追溯”均成功入选优秀场景名单。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评选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开展,旨在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因此这次活动评选出的企业是我国制造业各领域各地区在智能制造方面最具先进性的代表。
瑞泰马钢运用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将智能装备系统、各层级信息系统、财务ERP系统集成接入,形成智能装备运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公司运营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打通业务数据与工业数据,实现资源高效协同共享和智能化运营,形成了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未来,瑞泰马钢将持续推进产线智能化提升,探索新兴技术在耐火行业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打造智能制造时代发展新优势,积极引领、带动行业智能制造进程不断发展,向智能制造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
郑州瑞泰依托绿色低碳新材料智能工厂及环境友好型耐火材料智能车间,在河南省“5G+智慧工厂”应用场景示范企业的基础上,实现耐火材料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信息全过程的跟踪以及产品质量追溯。通过搭建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集成应用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控环节的深度融合。通过质量管理系统,掌握了大量的生产运行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能够有力的支撑产品工艺改进,促进产品升级。
质量精准追溯场景的应用是耐火材料行业内未来集中发展方向,下一步,郑州瑞泰应用这些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同时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原料成分和用量精准控制,烧制时间科学把控等问题,促进产品工艺提升,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点,瑞泰科技将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助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供稿: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结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22〕68号),濮耐股份成功通过评价,被评为良好。
来源:濮耐股份有限公司
14、国标委联合17部委印发《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分别从提升团体标准组织标准化工作能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团体标准制定模式、拓宽团体标准推广应用渠道、开展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促进团体标准化开放合作、完善团体标准发展激励政策、增强团体标准组织合规性意识、加强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
其中,在完善团体标准发展激励政策中特别提到,建立健全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的机制,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推动将团体标准作为科研项目成果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将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团体标准纳入奖励范围。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定中增加团体标准的评分权重。鼓励有关部门建立相关融资增信制度,激励企业通过执行团体标准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http://www.sac.gov.cn/
15、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明一种高骨料基质比高性能耐火浇注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骨料基质比高性能耐火浇注料的制备方法,公开的一种高骨料基质比高性能浇注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基质与水或液体结合剂充分搅拌均匀,使液/固质量比达到9%~27%,充分润湿原料中的细粉和微粉粒子后得到基质料浆,再将基质料浆置于分散容器中,借助超声设备或振动电机分散基质料浆中细粉和微粉团聚,分散后使基质料浆流变性能更佳,粘度更低;然后再添加骨料进行湿混,骨料的加入量大于等于全组分浇注料的70%,基质料浆完全包裹骨料,在粗糙的骨料表面形成一层滑动薄膜,拖动其流动,实现浇注料致密化。该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高性能浇注料可兼具优异的热震稳定性、高温力学性能和抗侵蚀性。(申请号:CN202110979789.X公开(公告)号:CN113683427A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16、浙江锦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一种有机固废热解炭化炉用复合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流耐火浇注料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自流耐火浇注料包括:10-8 mm尖晶石12-16份;8-6mm尖晶石8-12份、6-4 mm尖晶石3-5份、4-2mm尖晶石3-6份,2-0 mm尖晶石6-10份,6-4mm博耐特10-15份、4-2 mm博耐特4-8份,2-0mm博耐特8-15份,不大于320目博耐特粉8-12份,球形氧化铝粉10-15份,镁尖晶石水泥5-8份,分散剂0.1-0.2份。本发明通过采用处理后的碱性耐火原料作为骨料,充分利用了博耐特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密度,提高自流浇注料的耐磨性和隔热性能,自流浇注料所需的加水量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施工过程中不需要振动,实现了浇注料的远距离泵送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意义。(申请号:CN202111185952.1公开(公告)号:CN113929478A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7、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发明一种钢包修补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修补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钢包修补料原料包括基材和添加剂,基材原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烧结刚玉颗粒及细粉43%?58%、电熔镁砂颗粒12%?24%、六铝酸钙颗粒5%?15%、氧化镁微粉2%?4%、硅微粉1%?4%、氧化铝微粉0?2%、预合成活性刚玉?尖晶石微粉3%?6%、软质粘土细粉2%?6%、金属铝粉0?3%、铝酸钙水泥1%?4%和铝溶胶2%?6%;添加剂原料组成按基材的重量百分比包括碳纤维0.02%?0.15%和分散剂0.02%?0.1%;其制备方法包括:干料制备和混合溶胶浆体制备;其使用方法包括:在修补施工作业现场,按设计配比将干料、混合溶胶浆体以及外加的净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用于修补施工。本发明通过原料组成的优化,可提高修补料的高温及粘附性能,可有效延长在大废钢比条件下钢包炉衬的使用寿命。(申请号:CN202111197378.1公开(公告)号:CN113929441A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18、近期耐火材料大宗原料价格
来源:银耐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9、2022年1月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6.1%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2022年1月全球粗钢产量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550亿吨,同比下降6.1%。2022年1月,中国粗钢预估产量为8170万吨,同比下降11.2%。印度粗钢产量为1080万吨,同比提高4.7%。日本粗钢产量为780万吨,同比下降2.1%。美国粗钢产量为730万吨,同比提高4.2%。俄罗斯粗钢预估产量为660万吨,同比提高3.3%。韩国粗钢预估产量为600万吨,同比下降1.0%。德国粗钢产量为330万吨,同比下降1.4%。土耳其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下降7.8%。巴西粗钢产量为290万吨,同比下降4.8%。伊朗粗钢预估产量为280万吨,同比下降20.3%。
来源:世界钢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