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30
一、特别报道
1、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驻会负责人赴河南省、江苏省调研
2、河南省举行2020-2021年度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薄钧、翟耀杰受表彰
3、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年鉴》<3>编撰出版工作的通知
二、行业和时政要闻
4、国家发改委:十年来我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
5、自然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的公告
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7、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8、工信部办公厅开展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
9、工信部等四部门部署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
10、工信部组织开展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工作
11、我国碳排放强度10年下降了34.4%
12、辽宁省工信厅发布《菱镁产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及产品目录(2022年本)》
13、山东耐材发展“硬核”产品,为高质量发展拓领域
14、首钢、沙钢、安钢、马钢、中钢洛耐、荣程等6家钢企典型经验入围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名单
15、关于缴纳 2022 年度团体会费的通知
16、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关于开展保温隔热耐火材料调研统计工作的通知
三、会员动态
17、Mysteel:第三届耐火材料产业峰会圆满落幕
18、济南市人大常委副秘书长许国华到九龙新材调研指导工作
四、标准 科技成果与专利
19、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明一种低结合相含量的β-SiC结合SiC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品
20、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一种中间包上水口
21、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
22、武汉科技大学发明一种高纯含钛六铝酸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五、统计数据
23、8月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3.1%
24、2022年8月全球粗钢产量
25、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1%
1、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驻会负责人赴河南省、江苏省调研
随着国家双碳工作的逐步推进,保温隔热耐火材料将在耐火材料行业及其服务的其他高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掌握、了解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中保温隔热耐火材料的整体产能、产量、企业数量及技术进步、环保治理等综合情况,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于2022年年初着手开始进行我国隔热耐火材料的调研,今年7月份,协会柴俊兰秘书长曾带队赴山东省淄博市等地进行调研。9月16-20日,协会驻会负责人李永全副会长和柴俊兰秘书长利用参加第三届耐火材料产业峰会的机会,先后赴河南省登封市和江苏省东台市等隔热耐火砖生产集聚地进行调研。
在河南省登封市,李会长、柴秘书长与登封市工信局和登封市工商联有关领导,登封市耐火材料行业协会会长、河南豫登耐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红选,以及登封市隔热耐火砖重点生产企业登封市东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耿新东)、登封市科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国夫)、登封市科诺热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吴书涛)、登封市德诺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江涛)、登封市鑫盛耐火材料厂(杨玉朝)等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与座谈。在江苏省东台市,其中的时堰镇是隔热耐火材料的生产集聚地,李会长、柴秘书长一行与时堰镇的朱盐东镇长、唐昊副镇长,江苏中磊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刘鹏程总经理、宋一华副总,港泰耐火材料(江苏)有限公司盈井发董事长、孟铭新副总等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座谈。
李会长一行每到一处,首先介绍此行调研的目的,通报今年上半年耐火材料行业及服务的下游高温行业钢铁、水泥等的运行情况,交流探讨了当前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以及应对对策,介绍了协会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随后,听取所到地登封市、东台市有关领导及企业家对当地隔热耐火材料的发展历史、现在的产业规模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有关情况的介绍。据介绍,登封市隔热耐火材料的生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已有近30年的生产历史,生产隔热耐火砖的企业有30家左右,产量30万吨左右,以轻质莫来石砖、轻质高铝砖为主,主要应用于石化、焦化、建材(陶瓷、玻璃)、冶金等行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登封市隔热耐火材料的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及环保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东台市时堰镇隔热耐火材料的生产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东台市耐火材料厂(江苏中磊的前身),有30多年的生产及发展历史,是东台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没有原料、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迸发了顽强的生命力。时堰镇目前有近10家隔热耐火砖的生产企业,产量有近20万吨,代表企业有江苏中磊及港泰,主要产品有轻质莫来石砖、轻质高铝砖等,主要应用在石化、焦化、建材、冶金等行业,生产技术成熟并在不断创新,生产自动化水平及环保治理也在同步改进与提高。
通过与两个隔热耐火砖生产集聚区有关领导及企业家的交流,他们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在投标过程中的低价竞标,及一线操作工的招工难问题。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在此也呼吁,希望参与耐火材料投标的企业都能够加强自律,不能为了抢订单报价低于成本价,协会反对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对于招工难问题,协会建议,在产品生产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自动化水平乃至智能化,这是行业乃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此次调研行程中,李会长、柴秘书长还先后调研了两家巩义企业,巩义兴平、河南华西。参观了巩义兴平的新投产的铁沟料智能化生产线并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参观了河南华西的生产车间,听取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和远景规划汇报。在郑州,与河南省耐火材料行业协会靳秘书长一起,参观了河南宏达炉业有限公司,并与李学彦董事长及企业其他负责人就行业面临的挑战与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愉快的交流与探讨。在江苏,与江苏锦耐、泰州旺鑫、泰州科博力、江苏盛耐、江苏晶鑫、徐州苏牌等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江苏锦耐、泰州旺鑫、江苏晶鑫、徐州苏牌等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
供稿: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2、河南省举行2020-2021年度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 薄钧、翟耀杰受表彰
向企业家致敬,为奋斗者喝彩。9月18日上午,河南省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在郑州举行。50位获奖企业家身披绶带,胸佩红花,他们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了优异成绩,为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河南省企业家的杰出代表和先进模范。获得“2020-2021年度河南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的耐火材料界企业家有:中钢洛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薄钧,河南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董事长翟耀杰。
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费东斌出席表彰大会并讲话。费东斌指出,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财富。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超预期挑战,助企纾困政策密集出台,有力应对困难挑战,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延续稳定向好态势。全省企业家要认清形势、正视困难,充分发挥战略地位、区位交通、市场潜力和综合竞争优势,抢抓产业政策机遇,带领企业战胜当前困难;要开拓进取、争创一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和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打造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发展矩阵。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动作为、用心服务,着力在优化营商环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为激发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发展活力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据了解,“2020-2021河南省优秀企业家”评选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政府国资委、河南省企业联合会和河南省企业家协会组织开展的评选表彰活动,旨在鼓励和表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营造尊重、支持、关爱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增强企业家荣誉感和责任感,以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精神,推动企业实现更好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该评选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代表性和权威性,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供稿: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3、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国耐火材料工业年鉴》<3>编撰出版工作的通知
4、国家发改委:十年来我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
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取缔地条钢1.4亿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1%,比2012年增加5.7个百分点;“三新”产业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7.25%;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为全球市场提供超过70%的光伏组件;绿色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提升至84%。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97和386万辆,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约占全球一半左右。
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5%,比2012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56%,比2012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风光发电装机规模比2012年增长了12倍左右,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1万亿千瓦时。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
来源:国家发改委
5、自然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加快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切实发挥技术政策的引导作用,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更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1〕2451号)要求,我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评选更新工作。经自愿申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推荐、专家评选、社会公示等程序,遴选产生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现予以公告。《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自然资源部2019年公告第60号)同时废止。
来源:自然资源部
6、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新公布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明确国家标准的制定范围具体包括: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分类、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要求和互换配合要求;资源、能源、环境的通用技术要求;通用基础件,基础原材料、重要产品和系统的技术要求;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社会管理、服务,以及生产和流通的管理等通用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通用技术要求;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的技术要求;国家需要规范的其他技术要求。
新公布的《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还明确,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国家标准验证工作制度,根据需要对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方法等开展验证。
来源及原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www.samas.org.cn
7、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联合印发《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品种更加丰富、品质更加稳定、品牌更具影响力。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半导体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和服务对重点领域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质量分级和追溯体系更加完善,制修订500个以上新产品和质量可靠性提升类标准,全面推动关键基础材料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一批质量过硬、竞争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产品进入全球中高端供应链,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到2035年,原材料品种供给能力和水平、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形成一批质量卓越、优势明显、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品牌。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8、工信部公厅开展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要求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的推荐程序,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组织本地区企业、园区等开展申报工作,遴选确定本地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荐名单。鼓励各地建立完善本地区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机制,发布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对纳入名单的企业或园区给予优先推荐。
来源及原文: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gov.cn/
9、工信部等四部门部署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推荐工作。拟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主要面向工业固废减量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等四个领域;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要求,主要指标具有先进性,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明显,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产权明晰,有至少1项工业应用实例。
来源及原文: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gov.cn/
10、工信部组织开展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工作。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受理申报材料并进行初审,组织实地抽查,在符合《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每个具体细分领域认定1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则,择优遴选发展水平居于细分领域全国前列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推荐至工业和信息化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数量不超过5个,每个计划单列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数量不超过3个。
来源及原文: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www.miit.gov.cn/
11、我国碳排放强度10年下降了34.4%
9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指出,我国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双碳”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12、辽宁省工信厅发布《菱镁产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及产品目录(2022年本)》
近日,辽宁省工信厅发布《菱镁产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及产品目录(2022年本)》,包括基于恒电弧控制的电熔镁炉智能控制技术、大型全密闭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双品氧化镁智能生产线、大结晶电熔镁砂自动化清洁生产工艺、菱镁矿粉闪速旋流动态煅烧炉技术等共计65项。
来源: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http://gxt.ln.gov.cn/
13、山东耐材发展“硬核”产品,为高质量发展拓领域
近年来,山东耐材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塑造企业发展新优势。1至7月份,山东耐材产量同比增幅3%,营业收入同比增幅29.9%,拳头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在逆势中实现同比上涨。
山东耐材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全方位推动干熄焦系列、SRV、化工危废、焦宝石原料深加工等方向的新产品开发,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经营绩效稳定增长打造可持续核心竞争产品。2019年以来,有1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项目列入山东省工信厅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计划,24项新产品、新技术得到省级评价鉴定,获得21项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奖,9项产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9项产品为山东省优质品牌产品,干熄焦用莫来石红柱石系列产品获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聚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山东耐材鲁耐窑业公司持续深耕干熄焦市场,与重点战略客户深入开展商务技术交流,取得了积极成效。2022年上半年干熄焦订货吨量近16000吨,尤其是5月份单月订货突破1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王铝分公司高材项目产线收入规模持续扩大,高炉单沟最高通铁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王耐分公司聚焦高导热、高致密硅砖生产,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国贸公司积极研判市场行情,充分发挥品牌影响力和渠道优势,热风炉用耐材订货占比大增,在国际市场基建用耐材的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
目前,山东耐材干熄焦制品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热风炉用低蠕变红柱石制品占国内市场占有率40%,氧化铝空心球制品市场占有率30%以上……“拳头”产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增强,市场高度认可,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赖。
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出去”打响耐材品牌。山东耐材与国际知名工程公司、设计公司和大型钢铁企业畅通销售渠道和技术合作渠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全球高端客户营销网络及售后服务体系。产品销售至国际知名钢铁公司,被国外客户称为“最值得信赖的中国供应商”,近10年来累计出口耐火材料金额达20亿元。
来源:银耐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4、首钢、沙钢、安钢、马钢、中钢洛耐、荣程等6家钢企典型经验入围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名单
时值全国第45个“质量月”,日前,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质量协会组织开展了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遴选和交流活动。经企业申报、推荐、资格审查、评审,拟确定47项工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质量管理数字化、可靠性提升、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方法等领域的典型经验,以及5项中小企业、7项服务业企业典型经验为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其中,首钢京唐、沙钢、安钢、马钢、中钢洛耐、荣程等6家钢企的典型经验入围。
质量标杆是企业在系统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示范效应、可借鉴、可推广的质量管理方法。近年来,钢铁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两化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深入挖掘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6家钢铁企业上榜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名单,并在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质量管理数字化、过程控制方向斩获殊荣,一方面体现了各钢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过硬实力,一方面也为钢铁行业实现质量管理的流程化、精细化、信息化树立了标杆,引领着钢铁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创新实践的新方向。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16、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关于开展保温隔热耐火材料调研统计工作的通知
17、Mysteel:第三届耐火材料产业峰会圆满落幕
2022年9月15日,由伊川县华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Mysteel 我的钢铁网)主办,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特别支持的“Mysteel第三届耐火材料产业峰会”,在河南巩义华裕国际酒店盛大举行,会议现场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永全先生做了题为《2022年上半年中国耐火材料行业运行情况》的报告。上半年耐火材料行业运行总体上处于稳定水平,但市场总需求是萎缩的,主要原因是钢铁和水泥等下游行业产量的显著下降。耐材产品结构相对稳定,由于绿色节能的需求推动,特别是新型电池行业大量炉窑建设的需求推动,轻质保温耐火材料增势明显。同时,上半年耐火材料出口总量同比增速较快,出口势头良好。最后结合钢铁行业和耐材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提出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的呼吁。
Mysteel第三届耐火材料产业峰会晚宴上大家共话彼此的深情厚宜,在一片欢乐、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来源:Mysteel 我的钢铁网
18、济南市人大常委副秘书长许国华到九龙新材调研指导工作
13日上午,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许国华一行来到山东九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公司相关领导进行了热情的接待与欢迎。
在企业进行调研时参观时,许秘书长详细了解了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且认真听取了企业领导人的相关工作汇报,肯定了九龙新材料公司为钢城区残疾人事业做出的贡献,并鼓励企业再创佳绩。
九龙新材料公司领导人也表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格外关心和关注,他们也需要实现其个人价值,做为企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也将不遗余力的保障残障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钢城区委副书记陈庆宏、副区长崔波、区人大副主任侯尚俭、区残联负责人等领导陪同调研。
来源:山东九龙新材料公司、银耐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9、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一种低结合相含量的β-SiC结合SiC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结合相含量的β?SiC结合SiC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品,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该低结合相含量的β?SiC结合SiC耐火材料包括结合相和主晶相,所述结合相为β?SiC,质量百分含量占比为3%?7%;所述主晶相为α?SiC,质量百分含量占比为92%?95%;所述β?SiC结合相以纳米线形态覆盖所述主晶相表面。本发明采用的液态高粘有机物既是碳源又是粘结剂,通过调整液态高粘有机物的加入量、残碳率,即可保证泥料的成型性及烧成过程的烧失量,从而保证成品的致密度。本发明公开的β?SiC结合SiC耐火材料结合相含量低、碳化硅纯度高可达96%以上,制备方法简单,烧成过程在低温、微压、无氧气氛下进行,无环境污染,烧成能耗低。(申请号:CN202210708991.3 公开(公告)号:CN114853489A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稿:耐火材料杂志社
20、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一种中间包上水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间包上水口,包括锆芯本体,锆芯本体上固定安装有铝碳质母体,锆芯本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铝碳质母体同轴的锆板,通过锆板缓冲钢水对锆芯本体的冲刷和浸蚀,并且控制锆芯本体和母体之间渗入钢水,延长锆芯本体的使用寿命;锆板包括芯层、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位于芯层的外表面,第二防护层位于第一防护层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可以对锆板的外表面进行防护,进而提高锆板的使用寿命,并且具备对中间包上水口的抗浸蚀性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中间包上水口抗浸蚀性效果较差,在使用时容易造成锆芯炸裂,进而影响中间包上水口使用寿命问题。(申请号:CN202220508185.7 公开(公告)号:CN217142314U 申请(专利权)人: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21、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窑窑口专用浇注料,其原料包括莫来石、碳化硅、钛铝酸钙、刚玉、水泥、氧化铝微粉、硅微粉、氮化硅粉、钛酸锶粉、硅线石粉、碳酸锆粉、外加纤维、石墨烯改性减水剂;莫来石为5?3 mm莫来石、3?1 mm莫来石、1?0.088 mm莫来石、<0.088mm莫来石按重量比为15?30:5?12:2?7:5?12的混合物;碳化硅为1?0.088mm碳化硅和<0.088mm碳化硅按重量比为1?3:2?4的混合物;钛铝酸钙为3?1mm钛铝酸钙、<1mm钛铝酸钙按重量比为5?8:16?23的混合物;刚玉为3?1mm刚玉、1?0.5mm刚玉、<0.5mm刚玉按重量比为7?13:3?8:1?3的混合物。(申请号:CN202111240138.5 公开(公告)号:CN113979757A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供稿:耐火材料杂志社
22、武汉科技大学发明一种高纯含钛六铝酸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3、8月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3.1%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2%(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2%。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分产品看,8月份,617种产品中有250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钢材10833万吨,同比下降1.5%;水泥18808万吨,同比下降13.1%;平板玻璃8789万重量箱,同比下降0.9%。
来源:中国建材报
24、2022年8月全球粗钢产量
2022年8月,非洲粗钢产量为130万吨,同比提高3.5%;亚洲和大洋洲粗钢产量为1.126亿吨,同比下降0.2%;欧盟(27)粗钢产量为970万吨,同比下降13.3%;其他欧洲国家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下降18.6%;中东粗钢产量为320万吨,同比提高34.2%;北美粗钢产量为960万吨,同比下降5.4%;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乌克兰的粗钢产量为690万吨,同比下降22.4%;南美粗钢产量为360万吨,同比下降10.1%。
来源:世界钢铁协会
25、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1%
2022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254.0亿元,同比下降2.1%(按可比口径计算)。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011.0亿元,同比增长5.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623.6亿元,增长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797.0亿元,下降12.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955.5亿元,下降8.3%。
1-8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1246.8亿元,同比增长88.1%;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0777.2亿元,下降1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230.1亿元,下降4.9%。
1-8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个行业下降。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2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11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0.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0%,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5.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6%,汽车制造业下降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9.4%,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0.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58.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87.7%。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89万亿元,同比增长8.4%;发生营业成本74.56万亿元,增长9.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29%,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50.99万亿元,同比增长9.6%;负债合计85.76万亿元,增长10.0%;所有者权益合计65.23万亿元,增长9.2%;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0.98万亿元,同比增长14.0%;产成品存货6.02万亿元,增长14.1%。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83元,同比增加1.0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91元,同比减少0.51元。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9.9元,同比减少1.4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6.2万元,同比增加15.3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8.3天,同比增加0.8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4.4天,同比增加2.9天。
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